屬低度皮膚過敏危險性[1]。
不適合加入胺基酸類成份,會在長久儲存後分解出有毒之亞硝胺物質[2]。
[2] 張麗卿,『優質保養品選擇策略』,聯經出版社,2003/07/10
請問有人知道"胺基酸類"是指amino還是amine呢?找不到相關會產生亞硝胺的外文資料,反而都是Sodium Benzoate要避免與維生素C合併會產生benzene毒性,在外用化妝品中是否會有影響呢?
請問有人知道"胺基酸類"是指amino還是amine呢?找不到相關會產生亞硝胺的外文資料,反而都是Sodium Benzoate要避免與維生素C合併會產生benzene毒性,在外用化妝品中是否會有影響呢?
Sodium benzoate is a substance which has the chemical formula NaC₇H₅O₂. It is a widely used food preservative, with an E number of E211. It is the sodium salt of benzoic acid and exists in this form when dissolved in water. Safe for malassezia (fungal acne).
https://simpleskincarescience.com/pityrosporum-folliculitis-treatment-malassezia-cure/
Triethanol amine
(TEA, T.E.A, Triethanoamine, Triethanolamide)
三乙醇胺
用以調節酸鹼度(本身為弱鹼性),易引起皮膚刺激及過敏反應,美國化粧品成分評估委員會(CIR) 指出在沖洗產品中還算安全,但長期接觸性產品需注意,建議小心使用,與脂肪酸作用會產生皂化反應。
由於其為胺類物質,具有產生亞硝胺(Nitrosamines) 之潛在可能,不過一般三乙醇胺在化妝品中添加量並不多,且目前並無亞硝胺會穿透皮膚之報告,因此應不需太過擔心[1]。
所以也許有三乙醇胺的產品和有苯甲酸鈉不適合在一起用?
苯甲酸酯類 (Paraben):天然美妝品的公司都批評苯甲酸酯類不好,不過這類防腐劑,如丁酯(butylparaben) 、 對羥基苯甲酸丙酯(propylparaben)、苯甲酸甲脂(methylparaben)、以及乙酯(ethylparaben)等,都是美妝品中最有效,同時也是最溫和的防腐劑,大部分是來自植物,再由合成方式製成。
為什麼對苯甲酸酯類的疑慮會變成大頭條?那是因為曾有研究指出苯甲酸酯類會乾擾激素,這項研究以老鼠為實驗,經口餵食或注射苯甲酸酯類,結果真有證據顯示導致細胞的雌激素(estrogen)功效減弱,這可能會開啟MCF-7乳癌細胞的接受器,導致癌細胞擴散,看到這裡心已經是七上八下了。
近來研究探討口服、局部使用與皮下注射苯甲酸酯類對老鼠會產生怎樣的效果,結果發現苯甲酸酯類在有機體內代謝相當快速,所以反效果沒有機會出現,也就是說苯甲酸酯類在進入血液以前就完全代謝了。(關於苯甲酸酯類的更多資訊請上www.cosmeticscop.com.tw網站,進入「知識充電站」頁面點選「化妝品成分」,即可查詢各種成分介紹)。
甲醛(formaldehyde):為相當有效的抗微生物劑,只需少許成分即能達成功效。不過少許劑量就可能引起刺激反應,此外,甲醛如果和三乙醇胺( Triethanolamine)這類的胺類(amine)結合,就會產生致癌的亞硝胺(Nitrosamines)。純甲醛類疑似為人類致癌因子。
油脂類的保溼劑(2-bromo-2-nitropane 1-3 diol):為釋放甲醛的防腐劑,但是和純甲醛引發的問題沒有相關。
乙內(DMDM Hydantoin):為釋放甲醛的防腐劑,但是和純甲醛引發的問題沒有相關。
咪唑丁尿素(Imidazolidinyl urea) :為釋放甲醛的防腐劑,但是和純甲醛引發的問題沒有相關。
苯氧乙醇(Phenoxyethanol):可以分解成酚類(phenol)的防腐劑,這樣的功效加上其它因素足以歸類為好的抗微生物劑,不過分解的時候可能會有問題,或是接觸環境(例如對魚類的作用)可能有些風險,儘管如此,研究仍指出如果只是局部使用,不太會對肌膚產生反效果,不會影響傷口癒合或引發其他毒類反應。
氯化苯二甲羥銨(Benzalkonium chloride):為較安全且有效的抗微生物劑。
苯甲酸鈉(Sodium Benzoate):為溫和防腐劑,局部使用不太會有問題,也是食品級防腐劑。
苯甲酸(Benzoic Acid ):為天然溫和的防腐劑,含苯甲酸酯類的物質,在美妝品的使用上常以合成方式製成。
甲基異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甲基氯異塞唑晽酮(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會引發過敏反應,不太推薦使用於免沖洗的產品中,不過至今還沒有研究顯示添加在美妝品會產生不良影響,添加在清潔產品也不會有疑慮,毒理學與醫學文獻顯示這兩類防腐劑沒有負面之虞。
乙二胺四醋酸(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EDTA) :為蜇合劑,防止產品成分與水中銅或鹽類的重金屬結合,避免產品質地與功效變質。除了引起皮膚過敏外,未有研究指出它會引發其他問題,不過它一定要和其他防腐劑一起作用才有功效。植酸(Phytic acid)可能是可以取代EDTA的天然物質。
植物基防腐劑(Plant-based Preservatives):儘管有些成分可能可以保存美妝品,卻很少研究顯示它們可以在產品使用壽命內都有防腐功效,或是維持穩定性。此外,因為需要比較多劑量來保存產品,這對皮膚可能會有刺激或細胞毒性,而且大多這類型的萃取物能力都有限,可能還有潛在的”危險”因子,很多研究已經開始探討這些議題。以下提供一些常見的植物基防腐劑:
丁香酚(Clove extract ;eugenol):吸入會產生呼吸道問題,更為皮膚刺激物。
尤加利樹萃取(Eucalyptus Extract):這植物含甲酚(cresol),那是致癌的潛在因子。
絲柏萃取(Cypress extract):為天然釋放甲醇(methanol)的物質,可能引起皮膚刺激反應。
山梨酸(Sorbic Acid):為天然物質,但多以合成方式製成。
樹苔萃取(Tree lichen extracts):有效抗黴菌和真菌類,但對細菌無效力。
忍冬花(Lonciera Japanese):常見名稱為「金銀花」,為苯甲酸酯的天然來源,是有效的防腐劑。
當防腐劑的資訊都能掌握,其實就不太需要擔心產品裡面的防腐劑,替代物質不見得理想,天然替代物質也是有風險。只要配方中防腐劑的劑量在安全範圍內,美妝品就能維持在最理想狀態喔!
參考本書 寶拉‧培岡
胺基酸(Amino acid)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構成動物營養所需蛋白質的基本物質。胺基酸依照一定的比例及形式排列而成蛋白質。它是由胺(-NH2)和羧酸(-COOH)的官能團組成的,以及一個側鏈連到每一個氨基酸。在合成為蛋白質時,一個胺基酸的羧基與另一個胺基酸的胺基互相結合形成胜肽鍵。
蛋白質經水解後,即生成20多種胺基酸, 其中有8種胺基酸(嬰兒為9種)是成人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必須從膳食補充的胺基酸稱為必需胺基酸(EAA),即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甲硫胺酸、苯丙胺酸、色胺酸、蘇胺酸、賴胺酸,組胺酸為小兒生長發育期間的必需胺基酸。
胺基酸的功能:
一、 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
二、 在食物營養中的地位和作用
1. 蛋白質在身體內的消化和吸收是通過胺基酸來完成的
2. 氮平衡作用
3. 轉變為糖或脂肪
4. 參與構成酶、激素、部分維生素
5. 人體必需胺基酸的需要量
三、 在醫療中的應用
胺基酸在醫藥上主要用來製備複方胺基酸輸液,維持危重病人的營養,是現代醫療中不可少的醫藥種類之一。
四、 與衰老的關係
老年人比青壯年需要蛋白質數量多,而且對蛋氨酸、賴氨酸的需求量也高於青壯年。對於蛋白質所含的必需胺基酸種類必須齊全且配比適當,這樣優質的蛋白,對延年益壽是有助益的。
參考網址:http://www.earthlove.com.tw/ingredient/409
在用於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的劑量下,CIR專家小組並不擔心潛在的生殖和發育影響。
CIR專家小組審查了數據,這些數據表明吸入暴露於苯甲酸鈉和苯甲酸不會導致不利影響。儘管這些成分的遺傳毒性測試大多為陰性,但有些檢測還是陽性的。然而,致癌性研究為陰性。
臨床數據表明,在少數個體中,這些成分會產生非免疫性蕁麻疹和非免疫性立即接觸反應,其特徵是出現風團,紅斑和瘙癢症。在一項研究中,5%的苯甲酸鈉引發了反應,而在另一項研究中,2%的苯甲酸也是如此。但是,10%的苯甲酸鈉不是敏化劑,2%的苯甲酸也不是敏化劑。
認識到非免疫反應是嚴格的皮膚反應,可能涉及膽鹼能機制,因此得出結論,這些成分可以安全地以最高5%的濃度使用。此外,苯甲酸鈉被認為可安全用於染髮劑,安全性最高可達10%。
苯甲酸鈉可在歐盟銷售的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中用作防腐劑最大濃度為1%。
苯甲酸及其鹽和酯也被允許在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中用作防腐劑,其中漂洗產品(口腔護理產品除外)的最高濃度(以酸表示)為2.5%。芐醇和苯甲酸芐酯也列在歐盟化妝品指令的附件III中。
當使用苯甲酸鈉或芐基苯甲酸酯作為香料成分時,要求在免洗產品中使用大於0.001%,在漂洗中使用大於0.01%時在產品標籤上註明這些香料成分的存在。
https://cosmeticsinfo.org/ingredient/sodium-benzoate
化粧品防腐劑使用限制表:
(a)立即沖洗產品(口腔製劑除外):2.5 % (以acid計)
(b)非立即沖洗產品:0.5 % (以acid計)
(c)口腔製劑:1.7 % (以acid計)